洋溪槎溪交友社区   洋溪槎溪信息资讯   槎溪镇之窗   风景特色   槎溪校友录   腾飞论坛   本站留言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教师

发布: 2024-4-20 01:16 | 作者: 飞翔 | 来源: 洋溪资讯 槎溪信息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教师(邹庭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教育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实现着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伟大使命。与过去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
  在我国,一场以“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有步骤的展开。这次课程改革工作是一个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整个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 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开发,新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系统的建立等。为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什么是课程
  也就是说课程的本质是什么,不同时期人们对课程的认识不同,大概有三种理解:
  (一)课程是知识
  这是较早、影响较深远的一种观点,其基本思想是: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应该从相应的学科中精心选择,而且应该按照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作为知识的课程通常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物。
  (二)课程是经验
  这种观点是在对前一种观点的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只有那些真正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得上课程,并且他们进一步认为,课程就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某种性质或形态的经验。
  (三)课程是活动
  这是一种比“课程是经验”更加新颖的观点。而这种观点的基本思想是: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学习者是通过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这种观点的特点是:
  ● 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学习者作为课程主体的能动重要性。
  ● 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来实施课程。
  ● 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教学。
  ● 强调活动是人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变得现实、麻木、呆板;失去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变得消极、沉重;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变成学生最痛苦的事情;失去了天真、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品质,变得少年老成。
  而新课程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它认为:
  1.学生是发展的人
  这里首先要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的责任在于学习规律,掌握规律,在现实中应用规律。其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成功。要相信只要我们找到因材施教的办法,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天才。
  2.学生是独特的人
  首先,学生是完整的人,他不是学习的机器,有感情,我们应该还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其次是认识差异,因材施教。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差异的表现又反映在不同方面,我们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转化差异,视差异为财富,因材施教,各展其长。
  3.学生是独立的人
  这里指:首先,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认识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告知学生现成的结论。
正因为如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一是关注每一个学生;二是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三是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
  三、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
  (一)是改变过去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是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重视课程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是改革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是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是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并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
  (六)是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适应性。
  这就是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了解了它,课改的基本精神和思想也就把握了。
  四、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在这个问题里,我将给大家谈谈怎样实施新课堂的改革,主要谈以下几点:
  (一)确立新理念,适应新课堂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提课程的灵魂。课程改革的成功是新教育理念实践的结果。
  课程理念的转变与提升:
  1.整齐划一到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新。
  2.本位的灌输到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3.从单一机械的课堂到让学生回归自然、社会实践。
  4.从强调独立分科到重视全面综合。
  5.从评价重选拔到评价促进师生发展。
  6.从封闭保障的教学到开放交往的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从强调教师、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环境,是四个因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二)新课程下的教学观
  头脑不是可以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举等待给点燃的火把。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教学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认为:
  1.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否则就不是真正的教学。
  2.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
  3.赋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4.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即进行研究性学习。
  5、学习是学生从内容自主生成知识结构和提高人生价值的过程。
  6.活动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是个性的,也是合作交往,是认知和情感的,也是实践可操作的。
这就是新课程的教学观,它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
  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论向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性的教育转变。
  (三)新课程的教师观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是塑造儿童心灵的天使。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创造性的劳动。教学不在传授,而在激励鼓舞,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实现以下几方面的行为转变。一是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二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三是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四是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
  (四)新课程的教材观。
   教材不是法典,材不是圣经,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度巨大的空间。
教材表面看来简单了,实际上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超越教材。
新教材具有六大特点:
  1.新教材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新教材注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3.新教材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新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新教材注重为教师创造性和学生发展留下余地,利于师生互动。
  6.新教材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在教学主题和内容编排中,并把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五)怎样评价学生
  评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是评价的目的。
  现行的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评价时重结论轻过程,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单一,评价的主体单一,并且对评价的主体性倡导不够,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异向和激励。这种评价与新课程改革极不适应,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包括教师、学生和课程内容,应该与教学过程相结合,三者缺一都是不完整也是不全面的,此外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不是静止不变的,其评价的内容应随评价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变化才调整,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在活动中,贯穿于我们教学活动的始终,不能以单一的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好与差、优与劣,我们应该记住: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五、加强德育教育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花季雨季,是青春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学教育阶段,中学生不仅要学会求知,更要学会做人,做一个真正的人。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德育是很重要的一环,搞好中学的德育工作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的提升,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的中学生,学习成绩好的毕竟是少数,能升重点高中的也是少数,而社会的教育应该是为了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成绩好不能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考取几个重点高中不能作为教育成功的标准,只有让所有学生都全面发展了,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理想。“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只有让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而当今中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正处在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渴望个性自由张扬的黄金阶段,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敏感并易于吸收,他们在尝试着探索人生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在这良莠并存、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氛围中,中学生往往易在精神上陷入茫然,在思想上易于困惑。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康形成亟需得到正确的引导。那么,怎样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呢?
  (一)开展多形式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应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充分利用各类隐性教育重地,重视环境布置,创设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第二,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寻求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时空点。如纪念日,参观万人堆,罗盛教纪念馆等。
  (二)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文明养成教育,首先,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以细微之处见真情,“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进行养成教育。
  (三)开展学雷锋,学英模活动,树立学生远大理想
  (四)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五)开展心理教育,培养健康人格
  (六)以加强“以德育人,以法律人”为新举措的法制安全教育
  木坪中学的德育工作开展得颇有成效,在政教主任理椒主任的精心组织,班主任老师的配合下,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文明礼貌,言谈举止,安全卫生等方面都上了了一个新台阶。学生以崭新的面貌出现的学校里,学校以良好的精神风范得到了社会、家长的好评。


  各位老师,新课程改革实施两年多来,在各试点区取得广泛的好评,我们只有先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才能创新。未来的教育靠的是我们广大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最后请让我以这样一段话做为本次培训的结尾,我相信这是  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
  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
  富贵的还是贫贱的
  聪慧的还是笨拙的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
  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
  生理的还是心理的
  智力的还是情感的

2004-11-14 05:57:28
大家应该不会忘记昨们的邹庭胜老师吧
2004-11-25 09:04:41

废话少说,罗里八嗦。

我不在乎课程,亦不考虑理念,我只关心袁满梅老师的身体!

亲爱的老师你好吗?愿你健快乐,四季发财!!

[此帖子已被 心碎了无痕 在 2004-11-25 1:07:16 编辑过]

2004-12-02 19:42:28

我代表所有的老师感谢你们!

2004-12-13 19:51:48

我叼?

一天到晚就想着发?

2004-12-14 08:13:37

哦,发呀,

当然呀,为支持本站,付出点算什么!

所以呀,还望你常来支持本站哦!!!

[此帖子已被 飞翔人生 在 2004-12-20 0:49:43 编辑过]

2005-9-14 03:40:52
我可是天天来咯
2008-3-08 02:15:48
叶老师 您还记得您的
2008-3-08 02:19:20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一直记得您的教诲,这么多年以来,好想对您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2010-8-21 07:48:07
ding ding ding ... zou ren lo .na ji fen

★ 友情链接 ★  洋溪槎溪信息  洋溪槎溪交友中心  槎溪信息网  槎溪论坛  图文软件下载  网站收录导航  网址信息查询